科技情報
-
螢幕G-Sync Ultimate認證門檻突然放寬,是NVIDIA放水還是……?
2013時,NVIDIA發布了一種用於顯示器的獨家自適應同步技術—G-Sync,能使顯示器的畫面更新與GPU輸出的FPS保持同步,避免畫面撕裂、顫抖、黑影等狀況發生,但該顯示器必須支援G-Sync。 NVIDIA將G-Sync分為3個分支,分別為: ◆不具備G-Sync晶片與硬體模組的G-Sync Compatible:該技術以驅動程式讓NVIDIA系列顯卡能夠支援具備VESA Adaptive-Sync 顯示技術的顯示器,但功能比較陽春 ◆具備G-Sync晶片以及硬體模組的G-Sync:也就是前述所提及的自適應同步技術 ◆另外則是基於G-Sync上加上「G-Sync Ultimate」認證:意即支援G-Sync Ultimate的顯示器,不僅具備比G-Sync更強大的功能,包含高解析度、高更新率、擁有廣色域等,還能額外支援HDR 1000 nits以上規格 在前幾天的CES 2021線上發表會上,NVIDIA宣布3款新電競螢幕已獲得G-Sync Ultimate認證,分別為ASUS PG32UQX、MSI Optix MEG381CQR、LG 34GP950G,其中除了ASUS PG32UQX有高達1400 nits外,Optix MEG381CQR與LG 34GP950G僅有HDR 600認證,嚴格說起來並沒有通過NVIDIA G-Sync Ultimate需要1000 nits的門檻。 那為什麼這2款電競螢幕竟然通過了G-Sync Ultimate認證呢?發現了NVIDIA偷偷修改了門檻,於CES 2019那時NVIDIA所發布的G-Sync Ultimate規格與現在NVIDIA官方網頁上所說的G-Sync Ultimate規格不太一樣,刪去了亮度達1000 nits的條件。(對比2020/11月與2020/12月的規格標示就能發現端倪) 雖然NVIDIA並沒有完全透漏G-Sync Ultimate的所有規格,但玩家仍能以NVIDIA所宣布的部分規格來做為選擇螢幕的參考,而如今NVIDIA卻突然刪除了此一條件,除了通過G-Sync Ultimate認證的門檻下降之外,玩家們在螢幕選購抉擇上肯定也會更加猶豫,甚至感到質疑,因為即便是貼了一張G-Sync Ultimate貼紙,但卻在HDR的支援上從1000到400,落差極大,退一萬步來說,在以營利為目標的廠商眼中,同樣都可以達到G-Sync Ultimate最高標準,何必做到這麼高規格? 然而G-Sync Ultimate這張貼紙被NVIDIA主動調降身價,但卻不代表擁有HDR 1000的G-Sync Ultimate顯示器會有降價情況發生,可能會出現的,只有貼有G-Sync Ultimate的HDR 600或HDR 400在市場上以更甜美的價格大殺四方。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最新研究!能偵測心率的智慧型穿戴裝置,將成控制Covid-19疫情的救星?
近日,Covid-19有復甦的跡象,甚至國內新增的幾則案例都是醫護人員,除了祈禱以外,各位玩家們去公眾場所還是記得配戴口罩啊! 但可喜可賀的是,根據外媒報導,紐約西奈山醫療系統與加州史丹佛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Apple Watch與Garmin智慧手錶、Fitbit智慧手錶等智慧型穿戴裝置,可以在確診前,偵測出是否罹患Covid-19。(這下還不買爆這幾款手錶...) 該研究室以心率變異性,也就是以心跳的細微變化來衡量人體免疫系統運行狀況的指標,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助理教授表示,心率變異性會隨著Covid-19在體內的發展情況而變化。 因此研究人員在2020年4月29日至9月29日這段期間,追蹤了近300名配戴Apple Watch的西奈山醫護人員,研究發現,和Covid-19的陰性個體相比,確診病例的心率變異性較低,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心律變異性較高,表示神經系統較為活躍,適應能力也較強,因此,該研究指出,配戴能夠偵測心跳的智慧型穿戴裝置,能夠在確診之前就預測是否罹患Covid-19。 有趣的是,蘋果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也沒有提供研究資金,但庫克執行長在得知其研究成果後,除了稱讚研究人員對於全球傳染病的巨大貢獻外,還大力地吹捧了Apple Watch一番。(笑) 而在加州史丹佛大學的另外一項研究中,根據超過5000名配戴了Garmin、Fitbit、Apple等智慧型穿戴裝置的研究參與者所呈現出的數據,發現81%的Covid-19確診案例在此項研究中,於Covid-19症狀出現前的9天半時間內,出現安靜心率升高的狀況,該研究報告也指出,心率升高表明症狀發作。 此項研究也發現,配戴Garmin、Fitbit、Apple等能夠偵測心率的智慧型穿戴裝置,在Covid-19症狀出現前的4到9天就能識別出近三分之二的陽性Covid-18患者。 然而,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的調查,超過一半的Covid-19病毒都是經由無症狀確診者所傳播,而能夠偵測心率的智慧型穿戴裝置可能有助於控制病毒的傳播,因智慧型穿戴裝置能夠偵測心率的微小變化,進而識別出可能是無症狀患者的案例,因此配戴智慧型穿戴裝置將會是控制傳染病的一種新型方式。 (所以還沒買智慧型手錶的朋友可以考慮入手了XDDDD)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這樣的處理器比較香?! Intel 11代Core i9處理器價格比10代更便宜
Intel不久前才在CES展上正式公布了自家最新的11代桌上型處理器Rocekt Lake-S,全系列維持「慣用」的14nm製程技術,核心數量最高搭配為8C/16T,且時脈可以來到5.3 GHz,並號稱整體性能比10代高出約19%,同時搭配500晶片組的主機板將可以獲得PCIe 4.0的功能支援。 目前Intel並沒有在發表會或其他場合上公布正式上市的時間與價格,只確定會在今年Q1的時候正式推出,不過就算自己的口風再怎麼緊,也還是難逃神通廣大的網友和出包的零售商,高達14款最新處理器的型號與價格就這樣出現在國外的網購頁面上。 根據洩漏出來的資料,首批上市的處理器將從Core i5-11400一路提供到Core i9 11900KF,價格則是從204.97歐元(含稅)到604.64(含稅)歐元不等。 然而有趣的是,同樣都是最高階處理器,上一代的Core i9-10900K在價格上居然高達703.13歐元,比起最新的11900K還要貴了近100歐元!這樣的價差究竟是Intel為了吸引玩家的手段,還是網頁誤植?一切就只能靜待正式上市之後才能揭曉囉!(把10代價格報高一點、才能顯示出11代的價格更便宜XDDDDD)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MSI CES 2021 MSIology:極致震波線上發表會直擊,NVIDIA RTX 30系列電競筆電登場,注入眾神之母力量的GE76 Raider Dragon Edition Tiamat震撼降臨!
提到電競筆電,相信玩家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MSI,其龍魂精神已經深植許多玩家心中成為信仰之一,這家在電競產業深根多年的知名大廠所推出的電競筆電總是維持強大性能、酷炫、高質感外型等特色,更經常推出與眾不同的特仕彩繪機,畢竟MSI就是要與眾不同,走在潮流最前鋒! 雖然因為疫情嚴峻關係而對整個產業造成龐大的影響,甚至這次CES 2021也改為線上模式舉開,但絲毫不減MSI為玩家開發最好、最強大產品的熱情,今年不僅NVIDIA GeForce RTX 30系列登陸筆電,更是適逢MSI成立35周年,因此MSI也舉辦了MSIology:極致震波線上發表會,並發布了一系列全新筆電機種,包含這次主角之一的GE76 Raider Dragon Edition Tiamat。 這次發布會由MSI筆電全球銷售主管Derek Chen擔任主持人,小編也跟著發布會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本次的許多最新產品訊息! 這次MSI帶來的全新筆記型電腦機種將全面搭載最新Ampere架構的NVIDIA GeForce RTX 30系列獨立顯示卡,讓筆電玩家也能享受RTX 30系列顯示卡的強大效能,RTX 30系列搭載全新第三代MAX-Q技術,支援Dynamic Boost 2.0、WhisperMode 2.0、Resizable BAR(即為AMD的Smart Access Memory)以及DLSS,透過這些技術,能讓玩家享受極致的遊戲體驗。 效能一直都是MSI的主軸核心,GE Raider更是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之一,還記得先前為大家開箱的嗎?這款由設計大師加持的限定版本,讓原本已經相當有質感的外觀更加提升到不同層次,讓小編相當喜愛。 這次MSI更加推出了17吋版本的旗艦機種GE76 Raider,在外型上完全承襲了GE66 Raider的高質感風格,特殊限定版本當然也沒有少,從充滿未來科技的宇宙龍盾帶大家回到充滿神話、魔獸的巴比倫王朝,由眾神之母加持的GE76 Raider Dragon Edition Tiamat正式登場! 這場發表會更邀請到了知名3C YouTube頻道Jarrod'sTech中的Jarrod來為玩家詳細介紹全新GE76 Raider的相關規格,對於曾經評價GE66 Raider為MSI 2020最佳筆電的Jarrod來說,更加放大並搭載RTX 30系列顯示卡的GE76 Raider也得到一致好評。 螢幕與GE66 Raider相同採用窄框設計,大小升級至17.3吋提供更佳的沉浸感,最高能選配300Hz更新率Full HD或是支援100% Adobe RGB色彩4K的IPS面板,位於機身前方承襲GE66 Raider風格,配置了高調的Mystic Light bar RGB橫幅燈條,可顯示1680萬色還能自定義炫彩效果,更能與遊戲配合改變燈效。 音效方面也同步升級,同樣與世界級音響大廠Dynaudio攜手打造的雙單體,GE76 Raider更是再多加了一顆低音單體,讓整體聽覺感受更加優秀。 同為GE76系列,但少了限量版的圖騰,回歸原本GE66 Raider相同的暗銀色外觀色調,A面中的浮雕龍紋更顯突出特色,整體質感另有一番風味,C面鍵盤區的設計採低調風格,對應前方Mystic Light bar RGB燈條更有獨特電競感受。 規格方面,GE76 Raider/GE76 Raider Dragon Edition Tiamat最高提供第10代Intel Core i9處理器、搭配最新NVIDIA GeForce RTX3080 16GB GDDR6獨立顯示卡,RAM提供2組插槽可支援高達64GB DDR4-3200記憶體,另外儲存空間方面也可配置2條PCIe Gen3 NVMe M.2 SSD。 散熱方面採用了獨家Cooler Boost 5散熱模組,雙風扇搭配6組導熱管,帶來最有效的冷卻性能,電池方面內建飛航可攜帶上機的最大99.9Whr容量,維持最佳的續航力。 網路連接部分,搭載了Killer E3100 2.5 Gbps有線連接,與Intel Wi-Fi 6E AX210無線連接,提供最暢通、高速不Lag的網路環境。 而這次新一代GE66 Raider也同步升級搭載RTX 30系列獨立顯示卡,與GE76 Raider相同最高可選擇Intel Core i9處理器搭配RTX 3080 16GB GDDR6顯示卡,讓整體性能更加提升。 接著由資深產品行銷經理Richenel Held,介紹這次搭載的MSI Cooler Boost 5藉由加寬的導熱管讓氣流與上一代GE Raider系列相比再增加15%,獲得更好的散熱效率。 為了確保最佳的遊戲體驗,MSI於新筆電上特別針對新遊戲進行密集測試,並請到知名遊戲實況主NukemDukem來分享這些搭載RTX 30系列的全新MSI電競筆電使用感受。 透過全新MSI Center應用程式,玩家們可以即時管理、控制筆電效能,更具備AI功能,可以依據筆電使用情況來提供最佳的充電建議,智慧影像辨識功能能加快影像瀏覽、篩選以及分類,另外還提供遊戲與創作者模式來滿足個人需求。 優異的性能除了遊戲體驗之外,對於工程應用來說也相當重要,透過MSI電競筆電頂尖的運算效能,可以大幅提升效率,節省各行各業的寶貴時間。 荷蘭遊戲開方商KeoKeN Interactive創立人兼管理總監Paul Deetman與同樣是創立人兼執行長Koen Deetman表示,他們在自家旗下遊戲《Deliver Us The Moon》中運用RTX光線追蹤呈現更寫實的圖形、逼真的陰影和反射。 自家的首席工程師Daniel Torkar更讚賞MSI筆電相當適合用來工作,不僅可以用來進行3D渲染、Blender,大部分時間在Unreal Engine中,並用來製作《Deliver Us The Moon》,Daaniel Torkar表示通常製作光線烘焙時需花上1至2小時,而全新MSI電競筆電卻只要半小時即能完成,省去了不少時間,在經過一整天的工作後也沒有效能下降的狀況,證明散熱效能相當優異。 針對工程需求較重的工程師們,MSI這次也推出了全新GP66/GP76 Leopard,整個機型重新設計過後的GP66/GP76 Leopard,不僅擁有更耐用的鉸鏈,還改變I/O連接孔位置,讓工程師在使用上更加順手,並且支援高達8K的顯示輸出,清楚呈現最佳的視覺細節,最高搭載Intel Core i7處理器並可搭配NVIDIA GeForce RTX 3080獨立顯示卡,確保強大的性能適用於複雜的工程和設計上。 此外,為了達到最佳化層次,MSI與Microsoft Azure Cloud合作使用AI計算使用狀況,在執行多工作業時AI會自動讓系統最佳化,不需在手動調整,提升整體生產力。 擁有流線、簡潔外型的GS66 Stealth系列,外表看似一般商務機,內在卻是擁有最高Intel i9處理器搭配NVIDIA GeForce RTX 3080 Laptop GPU 16GB GDDR6顯示卡所帶來的強大性能,保持低調的同時也能滿足玩家們的遊戲需求。 輕巧便攜的Stealth 15M重量僅1.7KG,厚度更是只有16.15mm,輕薄的機身也不犧牲效能,規格方面搭載了Intel最新第11代H系列處理器,最大Boost時脈高達5GHz,同時也搭配了NVIDIA GeForce RTX 30系列獨立顯示卡,輕鬆滿足一般商務使用以及遊戲需求。 GF Thin系列搭載Intel Core i7處理器與GeForce RTX 30系列獨立顯示卡,並搭配最高144Hz IPS螢幕,對於有預算考量的入門玩家來說,絕對是首選之一! 除了遊戲、工程用途以外,MSI更為創作者打造一款全新筆電Creator 15,搭載Intel Core i7處理器,最高還能搭配NVIDIA GeForce RTX 3080 16GB GDDR6獨立顯示卡,強悍的性能不管是在平面設計、剪片、3D建模、渲染,都能輕鬆完成。 螢幕方面能選配包含MSI獨家True Pixel顯示技術並支援100% AdobeRGB廣色域的4K IPS面板,True Pixel技術經過CalMAN專業色彩認證,Delta E色彩精準度達到Delta E
-
Valve發表Steam 2020年度回顧,帶你快速瀏覽這17年來Steam的演變!
Steam從2003年推出至今,已經走過17個年頭,當初只是Valve為了解決《絕對武力》等遊戲的更新問題,進而誕生的一個自動更新遊戲、並且整合更嚴格的反盜版、反作弊的平台,如今已經發展成世界最大的數位發行平台。 Valve於14日時公開Steam 2020年度回顧,從數據中發現,整個世界都因疫情影響,如此險峻的情況,Steam卻在各項數據中全部創下新高。PCDIY也為Steam簡單做了17年來的總回顧,以及「一些軼事」。 ※本文所有圖源皆翻攝自網路。 ➤2003年,Steam推出第一個測試版本,於《絕對武力》1.6版公測時發布,主要功能是簡化線上遊戲中常見的程式修復過程。 ➤2004年,受到玩家們的各方批評與噓聲,而岌岌可危的Steam,在《戰慄時空2》的發售與平台獨佔之後,成為了Steam的轉捩點。 ➤2005年10月,第三方遊戲開始在Steam平台上提供給玩家購買和下載,最早的一款遊戲為《Rag Doll Kung Fu》,為日後成為世界最大數位遊戲發展平台踏出了第一步。 ➤2006年,推出部分遊戲的免費試玩版,以及高解析度的遊戲預告,此時目前玩家們所使用的Steam雛形已經出現。 ➤2007年推出Steam社群,替遊戲廠商開拓另一個類似部落格或是資訊發布的空間,讓玩家不必特地到官網就能能瀏覽官方內容;id Software、Eidos和卡普空等規模較大的遊戲廠商也加入Steam,於平台上販售旗下遊戲,於此同時,Steam平台上已有300萬個帳號建立,《決勝時刻4:現代戰爭》等大作也在同年10月於平台上推出。 ➤2008年,Steam支援Steam雲端功能,玩家能上傳遊戲截圖到社群分享,並且可以使用雲端存檔功能,並且推出Steamworks與線上對戰模式。 ➤2009年,史無前例的遊戲特賣活動啟動,為許多低價遊戲添增了更多曝光機會,也讓玩家們的剁手率(誤)大增。 ➤2011年,PlayStation 3加入Steamworks的整合功能,讓Steam帳號與PS3帳號連結,能夠跨平台使用配對、對戰、好友、聊天等系統,PS3也將合作模式與單人遊戲存檔儲存在Steam雲端系統。 同年亦推出Steam Workshop,讓開放性沙盒遊戲,如《當個創世神》《俠盜列車首5》有更多可玩性,簡單說就是有更多MOD模組可玩。 其後,Youtube與Facebook也與Steam進行帳號聯動,能在Steam社群中分享Youtube視訊以及從Facebook上尋找Steam好友。 該年有兩大事件,其一是史稱「俄區大封號」或「清洗俄區」的大量封鎖帳號行動,在不良代購與盜版的影響下,Steam大量封鎖帳號,其原因與違法的序列號以及跨區購物有關,其中以中國玩家受影響最甚。 其二為駭客入侵Steam盜取玩家個人資料,比方信用卡資料等等,並且關閉社群論壇,而在當時,Valve還未意識到的資安風險,只能讓玩家自己提防。 ➤2012年,推出Greenlight平台,讓獨立遊戲製作團隊能夠提供相關資訊,如影片、遊戲截圖或測試版本的開發者社群平台,並由玩家們票選評價,通過投票門檻的話,即可於Steam平台上發行遊戲,但此平台已於2017年關閉。 ➤2013年,家庭共享功能公測啟動,此功能能讓指定的親朋好友,在同一台載體上,選擇性分享各自擁有的遊戲;同時開始支援Linux系統,增加大螢幕模式,並且推出玩家評論功能。 ➤2014年,正式發布家庭共享功能,並推出家庭串流媒體以及Steam音樂,家庭串流功能能讓兩台在同區域網路中的電腦,在登入Steam後互相溝通,並且遊玩另一端所安裝的遊戲,比方說筆電能玩桌電上的遊戲。 探索功能更新,讓更多遊戲有更多曝光次數,玩家們也能在不知道有麼遊戲可玩但又想玩遊戲時,利用探索佇列,讓Steam向玩家們推薦遊戲。 ➤2015年,發布Steam遊戲主機,此主機根據Valve所訂下的規格所製造,為預先組裝的電競電腦,作業系統為SteamOS,且能在主機上進行一定程度的硬體升級,但已在2018年時,於Steam首頁上遭到移除下架,但Valve表示,仍然會持續開發相關的科技,如SteamOS。 同年,公布遊戲退款方案以及受理退款請求的消息,也於該年11月特賣活動結束後,支援新台幣結算。 ➤2016年,推出SteamVR,並且新增對VR設備的支援。 ➤2017年,Greenlight正式關閉,被需付費的審核系統Steam Direct所取代,並且移除玩家投票的功能。 ➤2018年,每月玩家登入已超過9,000萬,同時也出現競爭對手—Epic Games Store,並且與完美世界合作,Steam正式進軍中國,此前中國玩家皆以跨區方式遊玩。 ➤2019年,中國版Steam正式定名為「蒸汽平台」,但此版本為Steam在各國家版本中唯一一個「特別版」。 ➤2020年,因Covid-19所導致的在家工作模式,據Valve在2020年年度回顧報告中指出,Steam每月登入玩家高達1.2億、每日登入使用者為 6,260 萬、同時上線使用者人數,最高峰達到2,480萬、首次購買者每月260萬、遊戲時數達313億小時,與2019年相比激增了50.7%,遊戲購買量比2019年成長了21.4%等,全數突破新高。 使用遊戲手把打Game的玩家也越來越多,根據Valve的數據,2020年有4,660萬為玩家使用過控制器或手把。 PC的VR遊戲在Steam上也有明顯成長,根據Valve所公布的報告,超過170萬位使用者首次在Steam平台體驗VR遊戲,玩家們在PC VR中享受遊戲體驗的次數超過了1.04億次,總遊玩時間增長了30%,而Steam平台上的VR遊戲銷售量以每年32%的速度提升,但若是將《戰慄時空:艾莉克絲》加入統計後,數據則會額外增加39%。 遊戲使用者激增、遊戲時間也大幅增加,與此相對的是,客服案件也大量增加,總計將近有1,300萬的客服案件,與2019年相比,增加了5%,但與2017年相比,則多了將近一倍。 ➤2021年,中國Steam蒸汽平台啟動,但因中國獨特的審查制度,中國玩家擔心因遊戲發行需修改成「符合國情」的版本,排斥度與反感程度頗高。 2021年才剛開始,數位化時代的各種項目也越演越烈,Steam數位遊戲發行平台所帶來的便利性,實在很難以用任何一種形容詞來說,但實體的遊戲盒與遊戲光碟是否就會因此沒落呢?小編心想,各類型遊戲實體版的包裝或是光碟,或許將會在數位時代下,變成紀念時代的收藏品吧。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華碩CES 2021 Be Ahead線上發布會,第11代Intel處理器筆電、全新ProArt創作者可攜式螢幕、LED隨身投影機登場!
繼昨日(13日)華碩在CES 2021 ROG For Those Who Dare線上發表會上發布了一連串電競新品後,於今日台北時間凌晨1點(14日) Be Ahead線上新品發表會上,也正式宣布推出最新以第11代Intel處理器為主軸的系列筆電、螢幕以及全方位娛樂解決方案。 包含ExpertBook B9、專為教育層面設計的ASUS Chromebook Flip CX5、ASUS Chromebook CX9、ASUS BR1100、VivoBOOK S14、為創作者打造的隨身螢幕ProArt Display PA148CTV、以及改了新標誌的電競筆電TUF Dash F15、也能做藍牙喇叭使用的ZenBeam Latte隨身LED投影機、以及迎來10周年的ZenBook系列ZenBook Duo 14與ZenBook ProDuo 15 OLED等等。 這裡小編也照慣例的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資訊!(連續熬夜、黑眼圈都出來了,哭啊) 首當其衝的便是這台目前世界上最輕的14吋商用筆記型電腦ASUS ExpertBook B9,最高搭載第11代Intel Core i7處理器、Intel Iris Xe Graphics,且具備了採用Intel Wi-Fi 6與ASUS WiFi Master Premium技術,在安全性方面,也提供了Kensington NanoSaver 防盜鎖槽,以及可快速進行生物識別、臉部登入的紅外線攝影機與近接感測器。 續航方面也是大幅度進化,亦獲得Intel Ev平台設計驗證,無論是880g機種內建的33 Wh電池,或1,005公克機種配備的66 Wh電池,都能提供使用者全天候不間斷的優異續航。 而教育機種也是華碩本次的主打,先登場的是ASUS Chromebook CX9,各位可能對往昔Chromebook系列的效能與印象感到抱歉(笑),但這次不一樣,ASUS Chromebook CX9搭載第11代Intel Core i7處理器、Intel Iris Xe Graphics,並且支援Wi-Fi 6與Thunderbolt 4,以及通過Harman Kardon認證的揚聲器、四面無邊框的14吋NanoEdge顯示器(或能選擇4K UHD)。 採用鎂合金機殼,薄16公分、重量約1公斤,但輕巧歸輕巧,Chromebook CX9符合MIL-STD 810H耐用標準測試,在資安上的保護也是不容小覷,包含指紋辨識系統、網路攝影機防窺閘,以及Titan C安全晶片儲存敏感資訊。 畫面一轉,小朋友們在課堂上拿著觸控筆認真使用著筆電,原來是為教育而生的ASUS BR1100,11吋的大小專為學童設計,使用上沒有負擔,且搭載強化過的堅固機殼、軍規等級的耐用性與潑水鍵盤、加上ASUS BR1100四個邊角都另外包覆了橡膠,用以減緩撞擊,對活潑好動的學童可說再適合不過。 而疫情之故,遠距學習的新模式也甚囂塵上,ASUS BR1100內建全新Intel Pentium Silver處理器,搭載ASUS雙向式AI降噪麥克風及攝影機,同時支援Wi-Fi 6,以及網路攝影機保護蓋和麥克風靜音鍵,孩子們的隱私不怕外漏。 翻轉螢幕的熱潮似乎不會退燒,360度的翻轉螢幕加上第11代Intel Core處理器、Intel Iris Xe Graphics,內建57 Wh電池,擁有長達12小時續航,再加上Wi-Fi 6、ASUS WiFi Stabilizer技術及Harman Kardon認證雙揚聲器,更支援NVIDIA® GeForce NOW與Google Stadia。 ASUS Chromebook Flip CX5似乎想主打年輕學子的市場,極簡化的設計與陶瓷質感的皎白機身,結合金屬元素設計,搭配黑曜岩天鵝絨材質置腕區,除了時尚的設計,在長時間使用上也能感到舒適自在。 超輕量化設計,輕1.3 kg、薄15.9 mm的ASUS VivoBook S14,大小比前代還小了11%左右,搭載第11代Intel Core i7 處理器(含Intel Iris Xe Graphics)、16 GB記憶體及Intel Optane Memory H10,在續航力上也突破天際,17小時超高電力續航並支援快速充電,並且具備Thunderbolt 4 USB-C連接埠,最高40 Gbps資料傳輸,可外接一部8K或兩部4K UHD螢幕。 並且還有My ASUS智慧效能技術,在3種工作模式下切換,高效能模式上甚至可提升最高40%效能,並且還能延長電池續航力、強化散熱。 --------------------------------------------------------------------------------------------- 而今年適逢ZenBook誕生10周年,會上不僅介紹了10年ZenBook系列的發展沿革,還像博物館似地展示了各代機種以及研發過程。 然而重頭戲來了,既然是10周年,ZenBook系列肯定會有劃時代的產品因應這標誌化的10周年,果不其然,講者手一翻,秀出了全新ASUS ZenBook Pro Duo 15 OLED / Duo 14,將多工處理模式運作效能或是效率更上一層樓。 2019年時推出的ZenBook Duo系列採雙螢幕設計,引入名為「AAS Plus」結構,而本次新Duo的推出,一樣也是雙螢幕設計,採用全新三軸設計,第二螢幕大進化,不過轉軸體積上減少了30%,較上一代更加輕薄,多工處理方面,也精進了介面、操控模式等等功能,且能轉換成筆電觸控板,並與Adobe合作開發「多媒體觸控中心」,讓螢幕搖身一變,變成滾輪等創作工具。 Duo 14搭載第11代Intel Core i7處理器,GPU方面為Intel Iris Xe/GeForce MX450,14吋的FHD觸控螢幕;Pro Duo 15 OLED則搭載了第11代Intel Core i9、GeForce RTX 3070、15吋4K UHD OLED的觸控螢幕,並且有DCI-P3 100%的廣色域、Delta-E值也小於2、更支援HDR模式,讓顏色呈現與表達,能夠更符合創作者們的需求。 然而說到創作者,顯示器的色彩呈現勢必不能馬虎,話鋒一轉,接棒的剛好就是ASUS ProArt Display PA148CTV隨身螢幕。 ASUS ProArt Display PA148CTV支援100% sRGB與100% Rec.709廣色域,並且是首款獲得Calman Verified認證的14吋FHD IPS隨身螢幕,再加上抗眩光薄膜塗層的10點觸控面板,需要長時間盯著螢幕的創作者,也不必擔心視力受損。 除了能夠與隨附專屬皮革保護套合體,在桌上以平板電腦方式呈現畫面外,還能搭配三腳架螺絲孔,將螢幕安裝於三腳架上,或藉由無段式調整的金屬支架支撐,而外接顯示器之後,ASUS ProArt Display PA148CTV也能當作觸控板,讓工作效率更上一層樓。 值得一提的是,ASUS ProArt Display PA148CTV背板上有一顆類似電腦顯示器OSD鍵的ASUS Dial旋鈕,除了能調整螢幕參數之外,還能輕鬆控制可輕鬆控制相容的Adobe軟體與Microsoft Surface Dial等功能。 --------------------------------------------------------------------------------------------- 本次Be Ahead線上新品發表會中,除了在商務以及創作應用的大放異彩外,娛樂與電競方面也是照顧的面面俱到。 外型採用圓柱形馬克杯設計,也是市面上首款以編織布料材質打造的可攜式投影機,讓個人影音娛樂如影隨形,更獲得CES 2021創新獎、2021台灣精品獎與2020日本Good Design設計大賞。 單次充電可提供最長3小時的使用使間,內建300 LED流明燈源,可投影40吋至120吋影像,亦支援Aptoide TV,並能透過投影機串流各項數位串流媒體,或是以鏡射方式將手機連結至ASUS ZenBeam Latte上。 並且內建10瓦具備Harman Kardon音效技術的立體揚聲器,內建3種音訊模式,因應各種需求,讓玩家們於影音饗宴上,就如其名享受著一杯Latte般的那樣自在寫意。 Be Ahead的壓軸就是這款ASUS TUF Dash F15電競筆電,不僅重新設計了TUF Gaming的經典LOGO,還採用精薄機身設計,讓軍規與硬派主張能夠隨時隨地實現。 ASUS TUF Dash F15最高搭載第11代Intel Core i7處理器、NVIDIA RTX 3070 GPU,螢幕更新率更高達240Hz,依賴USB-C充電的大容量電池,最高能提供長達16.6小時的影片播放時間。 散熱方面也在本次TUF Dash F15上獲得大躍進,超大散熱器及五個銅製散熱管,內建雙風扇,將氣流經由四個出風口送出,運作噪音亦比一般輕薄機種更低。值得一提的是風扇為特殊液晶聚合物所製,其名為N-Blade,每組風扇具備83個葉片,能產生更大氣流。 電競世界最要緊的就是與隊友溝通,進而在那幾秒之間克敵制勝,因此TUF Dash F15採用全新雙向式AI降噪技術,輸入或輸出音訊皆能去除背景噪音,提供極清晰的通訊音質,與隊友的溝通沒干擾也煩惱。 無論是電競類、創作者類、商務類亦或是教育類,華碩都已經在這兩天的CES 2021線上發表會上大展手腳,想必玩家們肯定非常雀躍,雖然說實際發布日期還沒公佈,但會上的各項精品發布,相信2021年的華碩,勢必會讓人更加期待。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就叫你不要再擠14nm牙膏了嘛!Intel CEO Bob Swan宣布離職、現任VMWare CEO-Pat Gelsinger接手
照慣例在CES 2021期間,各家廠商都是竭盡所能的展現出公司最好的一面,並展示各種新奇的產品來搏大家的眼球,Intel自然也不例外,只是除了早在意料之內的11代處理器之外,Intel也在稍早公布另一則震撼彈,Intel的CEO居然宣布離職了!Robert “Bob” Swan曾是Intel的首席財務長(CFO),後來於2017年年底擔任代理CEO,並於2018年6月轉正,在這三年的職業身涯裡,Bob Swan利用自身最擅長的「財務管理」來替Intel創造「好看」的財報。 然而在創造好看財報的背後,卻是以挖東牆補西牆的方式來達成,最終結果相信大家是有目共睹的,10nm製程發展不順、7nm更是遙遙無期,再加上對手AMD攻城掠地、Apple不滿效能發展棄Intel而去,就連長年的好夥伴微軟都謠傳要開發自家的ARM架構晶片(Surface Pro X已經率先採用訂製的ARM處理器),可說是讓Intel陷入使無前例的危機,股票更是一落千丈。 眼看公司最重要的業務岌岌可危,Bob Swan最終宣布將在2月15日正式離職,並挖來現任VMWare的CEO,Pat Gelsinger來接手。 Pat Gelsinger其實和Intel也算是關係匪淺,畢竟他可曾經在Intel任職達30年之久,早年Intel的80486晶片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因此從下一任CEO人選就可以看出,Intel希望利用Pat Gelsinger工程研發專長來力挽狂瀾。(所以算是回鍋囉!) 最後,Intel也發表聲明表示,公司希望借重Pat Gelsinger的專長,帶領Inte進入一段「關鍵的轉型期」,從原本的CPU公司,轉變為多架構(XPU)公司。換言之,Intel未來也有可能推出ARM架構的處理器晶片也說不定呢!(小編拉板凳、等著看續集怎麼演..........)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真·電競當然要有RGB囉!Razer Project Hazel電競概念口罩新登場
雖然今年的CES 2021因為疫情關係所以沒辦法像往年那樣的飛一趟拉斯維加斯的展場來實際參加活動,但各家的新產品仍舊按時間的一一露出,除了幾大廠商有特別單獨的推出了線上記者會之外,其實許多知名品牌也都紛紛的將最新產品放上了官網、或是直接透過影片跟玩家分享,這次小編要放的就是Razer的新產品:Project Hazel電競概念口罩。 如果要說Razer跳出來做口罩這件事情,其實早在去年3月就已經開始改造工廠以利生產口罩這項工程了,記得在去年6月中、站上就已經有針對一文做過介紹,而在此屆的CES 2021上頭則是看到更新一代的Razer口罩登場,看來是做口罩做出心得了,不只醫療用的軟口罩,連最擅長的「電競」風格也要加進去,看看這新出爐的「Project Hazel電競概念口罩」,有沒有覺得戴上去之後已經可以出去跟Zombi僵屍幹架了呢? 跟之前只是蓋上雷蛇圖案不同,這次的「Project Hazel電競概念口罩」其實與其說是口罩還不如說像個防毒面具更貼切,從官網介紹可以發現到,官方原意是打算打造出一款N95等級的呼吸器(醫療級),結果成品就是大家目前看到的樣子囉! 官方號稱「世界上最聰明的面具」,基本上就是面罩本體、配上可拆卸呼吸器與紫外線燈充電盒組成,當然其中也少不了具備RGB電競風格的設計,除了內建有麥克風跟放大器可以透過VoiceAmp技術讓使用者發出的聲音更為清晰,不會出現因為戴上口罩後導致的互相交流問題外(聲音失真、聽不清楚),由於採用了透明設計的方式,其他人也可以清楚的看到配戴者的面部表情,而不是像現在使用的口罩般、整個臉部都包覆住無法分辨誰是誰。 由於Project Hazel具備很高的細菌過濾效率(BFE),並且還有很高的耐流體性,因此可防止大液滴口水飛濺等問題,配上設計的可拆卸呼吸器能夠調節氣流(避免二氧化碳積累),還可以過濾至少95%的空氣中懸浮顆粒等,另外,提供的特殊充電盒還設計了紫外燈,使用者可以在充電時一併透過紫外燈作消毒殺菌的動作。 這組概念電競口罩還具備有弱光模式,一旦在黑暗中就會自動亮起,便利使用者即便是在陰暗處也能夠清楚表達想法,至於內建的強大Razer Chroma RGB核心,除了提供1680萬種顏色和系列標誌性效果外,也創造出獨特的個性化潮流特色! 想要嗎?防水、防護、防菌多合一,還能bling bling的閃閃惹人愛,雖然還不知道哪時候會正式開賣、也還不知道正式售價,但相信已經很多玩家迫不及待的想要戴上來個RGB Party了吧!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NVIDIA CES 2021 GeForce RTX:Game On線上特別活動直擊,GeFore RTX 3060發佈、RTX 30系列即將登陸筆記型電腦平台、RTX遊戲再添新陣容
Ampere架構的GeForce RTX 30系列不管在價格還是效能上都相比前代的CP值還要高出許多,因此也受到玩家們的熱烈搶購,不管是RTX 3090、RTX 3080、RTX 3070與先前推出的RTX 3060Ti,在剛上市時都形成一波缺貨潮,不過基於現實預算的考量,小編相信還是有不少玩家在等待更親民的入門級顯示卡成員到齊,畢竟照慣例,老黃還會砍很多刀在這次的RTX 30系列上面,等久了總會有合適的一款可以入手。 NVIDIA於今日凌晨的GeForce RTX: Game On線上特別活動中(CES 2021),正式發佈了入門級顯卡GeFore RTX 3060,讓桌上型RTX 30系列再添一名生力軍。 規格方面,NVIDIA GeFore RTX 3060擁有3584個CUDA核心,時脈為1.35/1.78GHz,或許是受到AMD的影響,RTX 3060搭配了12GB GDDR6記憶體(目前RTX 30系列第二多),記憶體介面頻寬為192bit,擁有13 Shader-TFLOPS、25 RT-TFLOPS 與 101 Tensor-TFLOPS的效能,官網建議售價為NT$10,900起(329美元),預計將於今年二月底上市。(比剛推出不久的RTX 3060 Ti價格更殺、記憶體容量增加50%) 而筆電的玩家們也有福了,在歷經長久等待之後,同樣藉著CES 2021開展之後,NVIDIA終於宣布RTX 30系列將登陸筆電平台,將推出70款以上搭載筆電版RTX 30系列GPU的筆電,目前可以看到有RTX 3080、RTX 3070與RTX 3060,筆電版RTX 30系列更導入全新第三代MAX-Q技術,支援Dynamic Boost 2.0、WhisperMode 2.0、Resizable BAR(即為AMD的Smart Access Memory)以及DLSS。只能說之前沒下手買筆電的朋友們,又有新的選擇可以入手了! 除了電競筆電外,在創作者方面也發表了全新 NVIDIA Studio筆電,NVIDIA Studio平台可以加速Adobe Photoshop、Davinci Resolve和Blender等超過50種應用程式的光線追蹤和人工智慧,再透過RTX 30系列強大效能,以及高達16GB的顯示記憶體,創作者在處理龐大資料與切換多個應用程式之間都能輕鬆、快速地進行創作。 此外,NVIDIA也宣布了多款遊戲將加入RTX、DLSS支援陣容,包含《決勝時刻:現代戰域》(Call of Duty :Warzone)、《先遣戰士》(Outriders)、《佛雷迪的五夜驚魂:安全漏洞》(Five Nights at Freddy's: Security Breach)、《暗影火炬城》(F.I.S.T.: Forged In Shadow Torch)。 而《虹彩六號:圍攻行動》(RainbowSix:Siege)與《鬥陣特攻》(Overwatch)將採用NVIDIA Reflex,搭配內建Reflex的NVIDIA G-SYNC螢幕可達到低於20ms的系統延遲,對於這些需要即時反應的遊戲來說相當實用。 最後,NVIDIA更展示運用搭載RTX 3080的雷蛇筆電來遊玩號稱硬體殺手的微軟《模擬飛行2020》,來展示RTX 3080筆電的強大效能。 這次NVIDIA在GeForce RTX: Game On線上特別活動終於公布了先前謠傳已久的RTX 3060與RTX 30筆電系列,相信許多玩家都知道NVIDIA為了應對AMD的顯卡策略,RTX 3060本來就很有可能推出12GB版本。 意外的是這個12GB版本並非是額外的Super或是Ultra版而是正宗原版,原本預估的6GB版本是不是就此取消(或是以別的方式現身?),這就無從得知了,也因為如此,這樣就讓老大哥RTX 3070、RTX 3080略顯尷尬,而RTX 3060Ti更不用說,目前看來只剩下核心運算的優勢,不過實際到底有少差異呢,小編拿到RTX 3060本尊後會為大家做測試、比較,屆時就能見真章了。 比較可惜的一點就是傳說中擁有20GB的RTX 3080Ti這次還未看到半個影子,不過看到筆電版的RTX 3080確實有高達16GB的記憶體容量後,或許未來將會推出高容量的桌上版RTX 3080也不無可能,就讓我們拭目以待老黃接下來的刀法吧!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華碩CES 2021 ROG For Those Who Dare線上發表會虛擬體驗,ROG RX青軸鍵盤現身、全球首款HDMI 2.1電競螢幕、Ryzen 5000與RTX 30系列電競筆電降臨!
華碩ROG玩家共和國,在台灣時間半夜2點,別出心裁地以ROG Citadel XV第一人稱虛擬體驗,讓熬夜等待的玩家用身歷其境的方式,直接參與本次CES 2021 ROG For Those Who Dare線上發表會,而ROG Citadel XV也在發表會結束後,公開在Steam上開放下載,讓玩家也能同樣體驗全新的華碩產品特色。 ROG這次於會上發布了幾款電競新品,包含ROG Strix SCAR 17、ROG Zephyrus Duo 15 SE、ROG Zephyrus G14/G15、ROG Flow X13電競筆電,以及32吋ROG Swift PG32UQ 4K 144 Hz電競螢幕;電競周邊單品則有ROG Claymore II電競鍵盤和ROG Gladius III Wireless電競滑鼠,以及Concept Gaming Case與XG外接顯示卡盒。 下面就跟著小編腳步來個發布會巡禮吧! 作為CES 2021 ROG For Those Who Dare 線上發表會的先鋒,ROG Claymore II電競鍵盤為首款搭載「ROG RX 青軸」的光學機械電競鍵盤,觸發鍵程為1.5mm,觸發力道則為65gf,不過因應玩家喜好與需求,也提供「ROG RX紅軸」版本。連結方面分作有線USB-C與2.4GHz RF無線連結功能,且內建4000mAh電池,充滿電之後最長能提供40小時的使用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ROG Claymore II電競鍵盤附上了可拆式數字鍵盤,且裝左邊裝右邊都行得通,讓玩家能夠因應各種使用環境來自由安裝,而在可拆式數字鍵盤上,另外有4個可自訂的快捷鍵,以及音量滾輪能快速調整聲音大小。 緊接著發布的是重量也比上一代輕了30%、僅有89g的ROG Gladius III Wireless電競滑鼠,連結方面具備3種模式,分別為有線、無線2.4 GHz RF及藍牙。 ROG Gladius III Wireless內建19,000 dpi感測器,並符合人體工學,獨創的鍍金觸點ROG微動開關,能承受7000萬次點擊,且具彈性及低摩擦阻力的ROG Paracord傘繩線材及100% TPFE ROG Omni無方向性鼠腳。 具備第2代獨家可更換微動開關插槽,支援5-Pin光學與3-Pin機械微動,受到磨損時,玩家們可隨時視情況或偏好更換,還隨盒附了5-pin Omron光學微動開關。另外還有ROG Gladius III有線滑鼠供玩家選擇。 幾乎延續了ROG快節奏的Hardcore風格,畫面迅速一轉,接棒的是全球首款32吋HDMI 2.1的新世代電競螢幕ROG Swift PG32UQ,採用IPS面板、4K解析度與144Hz螢幕更新率,以及1ms的動畫反應時間(MPRT) ,可支援最新遊戲家用主機120 Hz 4K細膩畫質。 並且搭載搭載G-SYNC Compatible ,並具備ASUS Extreme Low Motion Blur Sync (ELMB Sync)及ASUS Variable Overdrive技術,且符合DisplayHDR 600規格,支援160% sRGB、98% DCI-P3廣色域,具備Delta E < 2的絕佳色彩精準度。 ※本款ROG Swift PG32UQ電競螢幕預計將於今年第一季末上市。 ---------------------------------------------------------------------------------------------------------- 筆電可說是CES 2021 ROG For Those Who Dare 線上發表會的重頭戲,一口氣發表了6台電競筆電,電競旗艦機西風之神也包含在內,而這次Ryzen 5000系列與RTX 30系列的大升級,讓華碩ROG帶著這幾款電競筆電,衝擊2021的電競市場。 最高搭載GeForce RTX 3080顯示卡、AMD Ryzen 9 5900HX處理器,內建64 GB雙通道DDR-3200 MHz記憶體,以及全新風扇與液態金屬散熱裝置,並且配置了360Hz更新率、FHD解析度、3ms反應速度的顯示器,或者可選擇具備DCI-P3色域的165 Hz WQHD面板,將新世代筆電立下新標竿。 採用4揚聲器設計及Dolby Atmos音效強化,讓玩家能夠迅速掌握遊戲戰場上的聲音來源,並且在鍵盤上也下了極大功夫,光學機械式鍵盤、單鍵RGB燈效、1.9mm鍵程與0.2ms的反應速度,觸控板上也比上一代還大了85%。 續航力方面,則配備了90Wh電池,單次充電可提供最長12小時影片播放,且能快速充電。 外型也有多項設計亮點,包括:U型環繞式RGB燈效、螢幕下方內嵌式燈飾、可更換的個性化裝甲銘牌(有3款可以自由搭配)。 沿襲ZenBook Duo的設計,配備了ROG ScreenPad Plus,並且翻開螢幕之後,ROG ScreenPad Plus將會往上抬升,讓打字與視角更加舒適,然而無論是顯示器還是ROG ScreenPad Plus都具備了薄邊框設計以及Adaptive-Sync技術,並且通過了PANTONE Validated認證。 ROG Zephyrus Duo 15 SE最高規格搭載AMD Ryzen 9 5900HX處理器與NVIDIA RTX 3080顯示卡,並且可選配涵蓋100% Adobe RGB色彩空間的120 Hz 4K解析度,或3ms反應時間、涵蓋100% sRGB色彩空間的300 Hz FHD螢幕。 散熱系統Active Aerodynamic System Plus (AAS+)的大進化,讓更多電能可傳送至Zephyrus Duo 15 SE的CPU與GPU上,且不增加噪音,ROG ScreenPad Plus下方的進氣口可協助散熱,並配備了全新Arc Flow風扇。 外觀上也導入了V-Cut設計,以及玻璃材質的觸控板,在規格上最高配載了AMD Ryzen 9 5900HS與NVIDIA RTX 3080,並且最高能選配支援100%的DCI-P3色域,且有著WQHD解析度與165Hz更新率、3ms反應時間的顯示器。 本次G14沒有什麼太大改動,機身一樣沿用2020年那款,規格升了一級,最高搭載了AMD Ryzen 9 5900HS與NVIDIA RTX 3060,筆電A面的LED顯示器也一樣沿襲了,但追加了電子寵物功能,螢幕則強化至WQHD解析度及120Hz的更新率。 介紹本款筆電時,比較特殊,講者從牆壁的壁掛上拿了一個筆電包,這個筆電包有點意思,在前置部位,還有一個較為小型的包裝空間。 首先拿出的是13吋電競筆電,可選配4K UHD解析度或120Hz螢幕更新率的觸控螢幕,並且360度翻轉螢幕的設計,能夠因應各種需求來切換模式。內建處理器配備為AMD Ryzen 9 5900HS,超新星版(Supernova Edition)為AMD Ryzen 9 5980HS,並搭載NVIDIA GTX 1650顯示卡。 配有1TB的M.2 NVME PCIe 3.0的SSD、32GB的LPDDR4X-4266MHz記憶體,以及62Wh的電池與100瓦Type-C PD充電器,僅需39分鐘就能充滿60%電力,並且充滿電之後,ROG Flow X13能提供長達10小時的遊戲時間。 接著講者拉開筆電包的前置小空間拉鍊,拿出了XG外接顯卡盒,和傳統外接顯卡裝置相比,尺寸大幅縮小,讓XG外接顯卡盒也能一起裝在筆電包內,將攜帶性又提升一個高度。 XG外接顯卡盒有專屬USB 3.2 Gen 2連接埠,以及280W AC變壓器,能同時為XG Mobile與Flow X13供電,玩家們就不用再另外帶電源供應器了。 在這次的CES 2021 ROG For Those Who Dare 線上發表會上,華碩以ROG Citadel XV第一人稱虛擬體驗來介紹ROG即將問世的新產品,未來將會在ROG Citadel XV發布更多在本次發表會上未發布的ROG秘密武器,甚至也能在裡頭玩射擊遊戲唷(華碩啊,要不要乾脆下海開發遊戲,哈哈哈),玩家們有興趣的話可在Steam上在會後也免費開放。 CES 2021 ROG For Those Who Dare的主持人就在ROG Citadel XV發現了一款沒在發表會公布,卻出現在虛擬體驗中的ROG Concept Gaming Case機殼,主持人還發現了AniMe Matix上的那隻電子寵物,和他多次多話之後,竟然是全球知名電音DJ Allen Walker的1秒意外現身。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最多人點閱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
-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這時脈很瘋狂!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4 GHz?!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1G光纖上網來襲,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
- 核戰開打!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八核心Core i9-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
- 筆電沒有網路孔?!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
- 疫情當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